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

【食書感想】薪水族缺少的10種致富性格



書名:薪水族缺少的10種致富性格
作者:Keith Cameron Smith (黃煜文 譯)
出版:方言文化

大綱:
在《薪水族缺少的十種致富性格》書中,沒有盈箱累櫃的老生常談
,教你要如何學習高明撈錢技術,而是句句璣珠,警醒讀者為何有
人能致富,享受財富自由,而有些人卻終生奔波勞苦,賺取養家餬
口或頂多差強人意的固定薪資,其中關鍵就在於你是否具備有錢人
的思考模式和處事態度。

作者基斯.史密斯,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創業家、億萬富豪,亦是
全美顯赫知名的激勵講師,在本書揭露出,想要從薪水族發跡成為
有錢人,絕對要恪守的十項黃金觀念與生活習慣:

一、你用什麼時間單位來想自己的財務計畫?
二、你工作之餘,和別人聊的是八卦,還是生意經?
三、你擁抱改變,還是恐懼改變?
四、你算計風險,還是逃避機會?
五、你在自己的財務知識方面投資多少?
六、你追求的是利潤,還是待遇?
七、你操控金錢,還是淪為金錢奴隸?
八、你的被動收入來源有多少?
九、你關心的是財產淨值,抑或薪水多寡?
十、你怎麼看待問題,思索問題?

這十個至關重要的黃金準則,是你改善自我財富位階的必要思考。

這是一本足以激勵你奮力成為有錢人的神奇之作,只要反覆閱讀過
後,必然讓你猶如大夢之初醒,徹底明白為什麼不管怎麼辛勤工作
,都無法提升財富,享受生活自由的問題所在。透過史密斯現身說
法自己成功的經驗,認真思考與跟隨這些重要的人生觀,你便能開
始改造生活,逐步實踐自己的夢想。

筆記:
人往往高估自己一年能做多少事,卻對自己十年間可以辦到的事情
永遠低估,其實你可以做的比自己想像的還多。

世上有三種人:努力工作讓自己成功的人,努力幻想自己會成功的
人,以及努力問什麼是成功的人。

當一切都無法盡如己意,或者是艱難橫阻於前,讓事物的進展無法
順利之時。這當中必然有著值得我們學習之處,而這些在人生路上
避免不了的教訓,將會教導我們從嶄新的不同觀點來看世界,並也
將為你引導出新的觀念來。

當變化來臨時,越快接受它,就越能學到教訓;越快學到教訓,就
越能獲取新的力量。

有錢人運用知識來克服自己的恐懼,如果說恐懼是黑暗的話,那麼
知識就是明燈,明燈可以照亮黑暗,知識可以破除恐懼。有錢人在
冒險之前會努力充實自己的知識,並且詳細考慮評估各種失敗的可
能,他們從來都不認為盲目的投資會讓自己得到任何報酬。

簡單的風險管理法則:
1.最好的結果會是什麼?
2.最壞的結果會是什麼?
3.最可能發生的結果會是什麼?

賺錢就像釣魚,你能發展越多的收入來源,你成為有錢人的機率就
越高。有錢人之所以能夠致富的不二法門,就是他能結合各種形式
收入來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

財產淨值不是放在銀行的金蛋,而是會定期下金蛋的金雞母,從財
產淨值得到的被動收入才是有錢人的金蛋。要經常檢視自己的金雞
母,確保它們的健康無虞。

有錢人最常提出的問題是:「我能從這個事件當中學到什麼?」
薪水階級最常發問的是:「為什麼這樣的事情總會落到我頭上來?」

有錢人之所以富有,就在於他們懂得如何去思考正確積極的好問題
,而薪水階級卻只會埋怨、消極以對,於是也讓自己永遠貧困下去。

與其問「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?」,你應該問的是「什麼可以讓我
的人生有意義?」而這就是一個能讓你提升自我的問題。



五等分法生存目的金錢觀思索時間單位收入方式作者的美國經驗(USD)台灣主計處97年度家庭收支調查(NT)
赤貧的人求溫飽按日領薪的臨時工、流浪漢低於10,000303,517
窮人求溫飽星期按週領薪,思考每週的開銷25,000左右564,893
中產階級能滿足領月薪,繳車貸、房貸、信用卡帳單等固定支出100,000左右796,225
有錢人要自由一年預計要賺多少及負擔多少支出100,000~500,000左右1,068,804
億萬富豪要自由要自由構思事業經營藍圖,如何合法避稅及留給下一代高於500,0001,834,994

感想:
這禮拜一同事借我的書,利用空閒就看個幾章,還不錯,學到新想法
總是令人自我感覺良好 XD。可以漸漸瞭解我們跟"後來成為"有
錢人的差異,絕對不只是在機車跟跑車,生錯時機或生對年代。
能不能從薪水族(Middle Class)變成有錢人(Millionaries),關鍵
是在態度跟行動力上。不然就算是對的年代,這世上還是有人成
為不了富翁;就算現在不景氣的時候,還是有人竄出來賺了大錢。
這是本可以看蠻快,但是卻建議每隔一段時間複習,趁機檢視自
己的書。


"在你專心鑽研財務成功之道的同時,也一定要好好的學習如何體現
美好人生的知識。擁有金錢的感覺固然不錯,然而與心愛的人擁有
深刻且充滿意義的關係,卻是更加的美好,唯有同時讓這兩者實現
,你的人生才是最可貴的。"

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

怎麼世足過了,Google還放球上去?


原來是C60-碳六十 ( Buckminsterfullerene 巴克球 )的25周年阿~,而且google首頁用滑鼠轉它還會動悠。這世上有些東西的發明或發現其實是一種巧合,像這個巴克球天文物理研究「正打歪著」的意外收穫。

在1985年,英國化學家柯洛托(Sir Harold W. Kroto)為了探索在可見光與紫外光之間,是否存在屬於微小石墨碳粒的星際塵埃光譜,在柯爾(Robert F. Curl)與史莫利(Richard E. Smalley)的協助下,以聚焦雷射蒸發石墨,再與鈍氣混合由噴嘴噴出冷卻,並以質譜儀記錄產物,測出含有偶數個碳原子的碳簇(carbon cluster),這就是發現的由來(註)。


但為啥取名巴克球勒? 因為1967年加拿大蒙特婁世界博覽會中,美國館是由傳奇設計師巴克明斯特‧富勒(R. Buckminster Fuller)所設計,他設計的圓頂建築物剛好跟碳簇的組成架構就好像預言般契合(如下圖),所以叫做巴克球(Buckyball),也稱做富勒烯(Fullerene)。

這玩意兒有啥厲害之處? 這麼值得紀念? 富勒烯是一種堅硬的材質,它的硬度超過鑽石,它能導電且導電性勝於銅,但重量只有銅的1/6,另外軔度是鋼的100倍。看起來好像真的很厲害~ 但未來能做啥用途,就看發明家拉~ XD

註:其實更早之前,像1970年就有日本科學家大澤映二(Eiji Osawa)提出C分子假設,1984年由美國紐澤西州的Exxon實驗室的Rohlfing, Cox和Kldor也有發現富勒烯的光譜。但可惜的是他們都沒持續研究下去,不然諾貝爾化學獎就是他們的了。只能說做任何事,除了知識之外,對異常的敏感度跟堅持下去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