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

臘八節



我家沒在吃臘八粥,有認識的人過這種習俗嗎? 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XD

臘日和臘八粥的由來:在中國古代,「臘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。它的意義,有人認為:「臘」是「合」的意思,臘祭就是合祭諸神;也有人認為:「臘」是 獵」的意思,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。

從前的臘日,並沒有一定的日期,大約在冬至後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間,最晚也不會到除夕,大多在二十四節氣的小寒節氣內,落在農曆的十二月,因此農曆的十二月就稱為臘月。農曆的十二月八日,是所謂的「臘日」。這一天,是佛祖得道成佛的日子,傳統上有吃臘八粥的習俗。在民間,吃了臘八粥以後,就開始忙過年了。

吃臘八粥的習俗據說傳自印度,相傳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,曾經 獨自坐在菩提樹下,靜觀思維,每日只吃一麻一米,後人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的苦難,便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,吃粥以為紀念。而中國自宋朝以後便開始普遍盛行起來,當時在民間有所謂「臘八日」,在臘月八日這天,每座寺廟都要準備「五味粥」敬拜佛祖,完後再分贈給善男信女,大家相信吃了五味粥便可以保佑身體健康。宋朝大文學家蘇軾,就曾大力提倡吃臘八粥,認為可以延年益壽。

臘月初一起,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乾柴運到雍和宮。粥料品種繁多,有上等奶油、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,到初五晚準備就緒,初六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,率領三品以上官員及民夫到廟裡監督稱糧、運柴。初七清晨,皇帝派來的監粥大臣下令生火,並一直監視到初八凌晨,粥全部熬好為止。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官員開始在佛前供粥,宮燈照耀、香煙裊裊、古樂齊鳴、眾喇嘛進殿唸經,隨後把粥獻給宮廷,同時裝罐密封,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。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,盛典才告結束。

過臘八節的習俗大約在清朝初期傳到臺灣,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廟中去祭拜神明,並煮臘八粥讓全家人食用。康熙皇帝時,曾賜給有功的臣子臘八粥,是一種恩寵,在民間,有些特別遵循古風的家庭,天沒亮就已經吃過臘八粥,同時流下許多,吃個好幾頓,以表示「富貴有餘」。

臘八粥是用乾果、豆類煮成的,像花生、紅豆、白果、紅棗、栗子、藕乾、松仁、薏米、桂圓、核桃仁、杏仁、蓮子、葡萄乾、糯米之類,湊成八種,加上紅糖、白糖熬煮成粥。這些食物在中醫的看法,大多具有健脾養胃、補氣養血、暖身驅寒的功效,煮成粥後易於消化,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。臺灣的臘八粥,本來只有甜的一種,後來有一種以肉片、木耳、蝦仁….為材料煮成的鹹粥,兩種都很好吃。

臘八時節吃臘八粥,除了延續祖先的傳統以外,對健康也有幫助!

中國
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。在中國江南、東北、西北廣大地區仍保留此習俗,中國南方地區已偏少。

泡臘八蒜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。臘八蒜指在臘八這天用醋泡蒜,也叫臘八醋。浸泡二十幾天後,正值春節,由於醋的浸泡,蒜整體呈青綠或碧綠,顏色由蒜的品種決定,顏色非常好看。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。大年三十,春節前後,就有臘八蒜和醋餃子拌吃,也拌涼菜。

琉球
琉球人也過臘八節,他們會用月桃葉包米糕,還會掛貝殼驅邪。也有祭祖和拜佛的儀式。

參考(copy XD)網址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85%8A%E5%85%AB%E8%8A%82
http://www2.ctps.tp.edu.tw/country/holiday/hldy_b/hldy_ba.ht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